威力外汇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电子书下载] 货币经济学

[复制链接]
窜天猴 发表于 2019-10-16 16: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货币经济学
作者: (加拿大)杰格迪什·汉达Jagdish Handa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篇 导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1章 导论
1.1 什么是货币以及货币是干什么的?
1.1.2 货币的定义
1.2 货币供给和货币存量
1.3 货币供给的名义值与实际值
1.4 货币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市场
1.5 货币定义简史
1.5.1 1945年以来货币和准货币的演变
1.5.2 货币定义的理论和经济计量发展
1.6 货币的实用定义及相关概念
1.7 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资产的创造
1.7.1 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转变
1.7.2 金融资产的多倍创造
1.7.3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特殊作用
1.8 经济分析的不同模型

1.9 古典范式和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10 凯恩斯范式和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1.10.1 运用经济与人体的对比方法
1.10.2 凯恩斯模型的常见主题
1.11 我们相信哪种宏观范式或模型?
1.12 IS-LM阐述宏观经济模型的参数
1.13 财政货币政策
1.14 结语
1.15 主要结论


第2章货币和价格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
2.1. 数量方程
2.1.1 数量方程的几种变体
2.2数量论
2.2.1 数量论的交易法
2.2.2 数量论的现金余额(剑桥)法
2.3 魏克塞尔的纯信用经济
2.3.1 累积性价格上升或通货膨胀过程
2.3.2 产出决定与数量论转向现代宏观经济学
2.4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
2.4.1 凯恩斯的交易性货币需求
2.4.2 凯恩斯的预防性货币需求
2.4.3 凯恩斯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2.4.4 托宾对凯恩斯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形式化
2.4.5 凯恩斯的货币总需求
2.4.6 流动性陷阱
2.4.7 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

2.5 弗里德曼与对货币数量论的“重述"
2.5.1 永久性收入而非当期收入是货币需求的规模性决定因素
2.5.2 货币流通速度
2.5.3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相比
2.5.4 弗里德曼论货币供给.
2.5.5 弗里德曼与凯恩斯论货币稳定性和流通速度函数
2.6 货币供给变化对国民收入影响的传导机制
2.6.1 直接传导渠道
2.6.2 间接传导渠道
2.6.3 贷款渠道

2.7 结语

2.8 主要结论

第2篇 经济中的货币
第3章 经济中的货币:一般均衡分析
3.1 经济中的货币和其他物品
3.1.1 物品的定义
3.1.2 宏观经济分析中的货币和其他物品
3.1.3 效用函教和生产函数中的货币
3.1.4 货币作为耐用品
3.2 货币纳入个人效用函数
3.2.1 效用函数中的货币
3.2.2 间接效用函数中的货币
3.3 价格的不同概念
3.4 货币的使用者成本

3.5 个人对货币和其他商品的供求
3.5.1 推导供求函数
3.5.2 价格水平
3.5.3 供求函数的零阶齐次性
3.5.4 相对价格和计价标准
3.6 企业的货币和其他物品的供求函数
3.6.1 生产函数中的货币
3.6.2 间接生产函数中的货币
3.6.3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3.6.4 企业的货币和其他物品的供求函数
3.7 经济中货币和其他物品的总供求函数
3.8 名义余额和实际余额的供给
3.9 经济的一般均衡
3.9.1 初始察赋在一般均衡分析中的作用
3.9.2 实际余额效应
3.9.3 债券市场和利率

3.10 货币中性和超中性
3.10.1 货币中性
3.10.2 货币超中性
3.10.3 偏离货币中性和超中性的几个原因
3.11 实物部门和货币部门的二分法
3.11.1 实物部门与货币部门的强二分法和独立性
3.11.2 强二分法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3.11.3 强二分法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
3.11.4 强二分法和价格水平的不确定性
3.11.5 实际余额效应和对强二分法的总体评价
3.12 简化宏观经济分析的货币总需求函数

3.12.1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3.12.2 生命周期货币需求函数
3.12.3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3.13 结语
3.14 主要结论


第3篇 货币需求
第4章 货币的交易需求
4.1 货币交易需求的基本存货分析
4.2 交易余额需求的一些特例
4.3 通货需求与活期存款需求
4.4 规模经济和收入分配
4.5 多分号企业的有效资金管理
4.6 货币需求和活期存款的利息支付
4.7 技术创新与通货需求、活期存款需求和储蓄存款需求
4.8 活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4.9 即将发生的金融创新
4.10 结语
4.11 主要结论

第5章资产组合选择与货币的投机需求
5.1 概率、均值和方差
5.2 财富最大化与预期效用最大化
5.2.1 假说1:预期财富最大化
5.2.2 假说2:预期效用假说
5.3 风险偏好、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
5.3.1 风险规避者的无差异曲线
5.4 资产组合选择的预期效用假说
5.5 有效机会曲线
5.5.1 资产组合的期望值和标准差.
5.5.2 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机会曲线
5.5.3 风险资产的机会曲线
5.5.4 有效机会曲线
5.5.5 最优选择
5.6 托宾对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需求分析
5.7 预期效用假说和效用函数的特殊形式
5.7.1 预期效用假说和风险厌恶的测度

5.7.2 不变的绝对风险厌恶(CARA)
5.7.3 不变的相对风险厌恶(CRRA)
5.7.4 二次效用函数
5.8 货币需求函数的易变性

5.9 重要提示:在现代经济中投机性余额的需求是正数吗?
5.10 结语
5.11 主要结论

第6章 货币的预防需求和缓冲存货需求

6.1 交易需求模型扩展到预防需求
6.2 透支情况下货币的预防需求
6.3 无透支情况下货币的预防需求
6.4 缓冲存货模型
6.5 缓冲存货规则模型
6.5.1 阿克洛夫和米尔本的规则模型
6.5.2 米勒和奥尔的规则模型
6.6 缓冲存货平稳或目标模型
6.6.1 卡思伯森和泰勒的平稳模型
6.6.2 坎尼艾宁和塔卡(1986)的平稳模型
6.7 结语
6.8 主要结论


第7章 货币需求函数的估计
7.1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永久性收入或预期改入
7.1.1 永久性收入作为尺度变量
7.1.2 预期收入作为尺度变量
7.2 理性预期
7.2.1 理性预期理论
7.2.2 理性预期:问题和近似
7.3 推导永久性收入的适应性预期(几何分布滞后)
7.3.1 评价适应性预期方法的有效性
7.3.2 适应性预期作为误差学习模型
7.4 回归预期和外推预期
7.5 调整滞后与改变货币余额的成本
7.5.1 一阶部分调整模型
7.5.2 二阶部分调整模型
7.5.3 误差反馈模型
7.5.4 评估部分调整模型的有效性

7.6 一阶部分调整模型下的货币需求
7.7 一阶部分调整模型下的货币需求与永久性收入的适应性预期
7.8 一般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7.9 买主当心:估计货币需求时常见的经济计量差错
7.9.1 回顾货币需求函数的理论含义
7.9.2 单一方程估计和联立方程估计
7.9.3 货币和债券的资产组合需求函数的估计限制
7.9.4 货币需求函数的潜在易变性

7.9.5 平稳性
7.9.6 识别问题
7.9.7 多重共线性
7.9.8 序列相关
7.10 货币需求函数的函数形式
7.11 结语
7.12 主要结论


第8章 货币总量
8.1货币的拾当定义:理论考察
8.2货币作为名义国民收入的解释变量
8.3 弱可分性
8.4 简单相加货币总量
8.5 可变替代弹性和准货币
8.6 使用者成本
8.7 指数理论和迪维西亚总量
8.8 货币总量的判别
8.8.1 货币需求函数的稳定性
8.8.2 货币总量、政策工具和目标的可控性
8.8.3 从货币到收入的因果关系
8.8.4 经济指标的信息含量
8.8.5 圣路易斯货币主义方程
8.8.6 比较迪维西亚总量和简单相加总量的证据

8.9结语
8.10主要结论
附录:迪维西亚总量


第9章 货币需求函数:经验研究结果
9.1 收入和(或)财富作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9.2 货币需求函数中的相关利率
9.3 流动性陷阱
9.4 货币需求与预期通货膨胀率
9.5 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
9.6 汇率变动和货币需求函数中的通货替代
9.6.1 通货替代理论
9.6.2 估计方法和问题
9.6.3 通货替代的经验结果
9.7 货币需求估计的简要历史回顾
9.7.1 收入弹性
9.7.2 利率弹性
9.7.3 M1的收入弹性和M2的收入弹性
9.7.4 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

9.7.5 流通速度
9.8 单位根、协整和误差校正技术概要
9.8.1 非稳态
9.8.2 单位根检验
9.8.3 协整简介
9.8.4 误差校正模型
9.9 货币需求函数的一些协整研究
9.10 货币需求缓冲存货模型的经验研究
9.11结语
9.12 主要结论


第4篇货币供给和中央银行
第10章货币供给过程

10.1 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
10.2 公众的通货需求
10.3 商业银行:准备金需求
10.3.1 自由准备金假说
10.3.2 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
10.3.3 银行准备金的需求函数
10.4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货币供给恒等式
10.4.1 基本活期存款方程
10.4.2 普通货币供给方程
10.4.3 比较复杂的货币供给方程
10.4.4 更加复杂的货币供给方程
10.5 货币供给的行为理论
10.6 一般货币供给函数及其经验估计
10.7 货币供给的利率弹性
10.7.1 货币供给函数中的滞后
10.7.2 比较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弹性
10.8 货币供给的协整和误差校正模型

10.9结语
10.10主要结论


第11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准则
11.1 历史上中央银行的目标
11.1.1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原始授权
11.1.2 加拿大银行的原始授权
11.1.3 英格兰银行的演变和英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11.1.4 欠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其他授权
11.2 中央银行的目标演变
11.2.1 多重目标传统及其演变

11.2.2 经济理论的修正及其对目标的限制
11.2.3 英国货币当局的目标演变
11.2.4 加拿大银行的目标演变
11.2.5 新西兰的价格稳定目标试验
11.2.6 美国近期货币政策目标格局
11.2.7 为什么只强调价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目标?
11.3 目标的层次
11.4 货币政策的工具或手段
11.4.1 公开市场操作
11.4.2 法定准备金
11.4.3 贴现率/银行利率
11.4.4 道德规劝
11.4.5 选择性控制
11.5 竞争性货币供给与金融部门的效率和竞争
11.5.1 支持私人货币竞争供给的理由
11.5.2 支持管制货币供给的理由
11.5.3 为了货币政策而管制银行

11.6 管制利率和经济运行
11.7 相对于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银行管制
11.8 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准则
11.9 英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目标、工具和准则
11.10 加拿大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准则
11.11 欧洲中央银行系统和欧洲中央银行
11.12 货币委员会

11.13 结语
11.14 主要结论


第12章 中央银行:政策的目标、冲突、独立性和时间一致性
12.1 货币政策的准则
12.2 政策的最终目标、直接目标和准则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实施
12.3 货币政策的目标
12.3.1 货币政策的常见目标
12.3.2 货币总量和利率作为操作目标的理论分析
12.3.3 总需求和价格稳定作为目标的理论分析
12.4 货币总量和准备金总量作为目标
12.4.1 货币总量作为目标
12.4.2 基础货币或银行准备金作为目标
12.4.3 货币(包括准备金)总量作为目标的问题
12.5 利率作为目标
12.5.1 用利率管理经济的问题
12.5.2 以利率为目标和以货币供给为目标的总体比较

12.6 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率作为目标
12.7 名义国民收入作为目标
12.8 以产出偏离充分就业为目标
12.9 多重目标间的选择
12.9.1 在通货膨胀和失业间做出选择
12.9.2 在菲利普斯曲线替换中选择最佳目标值
12.9.3 经济中存在替换时目标选择的一般性分析
12.9.4 在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下的选择
12.9.5 估计决策者在多重目标间进行取舍的方法
12.10 决策者之间的冲突:理论分析
12.11 决策者之间的冲突:经验说明
12.11.1 美国的例子
12.11.2 加拿大的例子
12.11.3 英国的冲突
12.12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2.12.1 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弥补财政赤字和中央银行独立性
12.12.2 中央银行在实践中的独立性
12.13 时间一致性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以及政策规则
12.13.1 关于时间一致性政策和相机抉择政策的一些说明
12.13.2 时间一致性政策结论的前提条件
12.13.3 反馈政策
12.13.4 政策规则
12.13.5 经济的短期限制和长期限制的区别
12.14 货币政策的信誉
12.14.1 信誉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成本
12.14.2 信誉问题的来源
12.14.3 信誉、渐进法玫策与突然法政策
12.14.4 信誉的收益
12.14.5 供给冲击和理性预期下的信誉分析

12.15 结语
12.16 主要结论


第5篇 宏观经济中的货币
第13章 宏观经济学中的古典范式:新古典和古典模型

13.1 古典范式的沿革
13.2 短期宏观经济模型的界限
13.3 宏观经济模型中短期的界定
13.4 商品部门
13.4.1 商品市场的均衡

13.4.2 商品市场的行为函数
13.4.3 IS关系
13.4.4 商品市场(局部)乘数
13.4.5 IS曲线
13.5 货币部门
13.6 商品部门和货币部门综合在一起:商品的总需求
13.7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供给方面
13.7.1 生产函数
13.7.2 劳动市场
13.7.3 就业和产出的均衡水平
13.7.4 新古典模型对产出和就业的图形分析
13.7.5 充分就业均衡对总需求影响产出和就业的含义
13.8 一般均衡:总供求分析
13.8.1 需求一供给分析
13.8.2 总供求曲线
13.8.3 均衡产出和价格
13.9 比较静态政策效应

13.9.1 需求变动
13.9.2 供给变动
13.10 新古典模型的叠代结构
13.10.1 政策含义:财政货币政策在改变产出和就业中的无效性
13.10.2 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
13.10.3 自然失业率
13.10.4 现实失业率
13.11 新吉典模型的比较静态:图解
13.11.1 扩张性货币政策
13.11.2 扩张性财政政策
13.12 IS-LM分析的特例与新古典一凯恩斯主义综合
13.12.1 LM曲线的古典(数量论)区间
13.12.2 流动性陷阱
13.12.3 总需求的新古典一凯恩斯主义综合
13.13 新古典模型的瓦尔拉斯均衡的四个基本假定
13.14 新古典模型中的非均衡和货币的非中性

13.14.1 古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
13.14.2 新古典模型的非均衡分析
13.14.3 非均衡、弹性价格和工资与缺乏瞬时协调机制
13.14.4 新古典模型非均衡中的乘数
13.14.5 新古典模型非均衡中的货币非中性
13.15 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的关系:前人的思想

13.16 古典和新古典传统、经济自由主义与自由放任
13.17 李嘉图等价与古典正统观念的复归
13.18 定义和划分古典范式模型
13.18.1 传统(或前凯恩斯)古典模型
13.18.2 新古典模型
13.18.3 现代古典模型和新的古典模型
13.19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货币主义
13.20 结语
13.21 主要结论

附录:李嘉图等价命题和公债的累积


第14章 短期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和新凯恩斯方法
14.1 凯恩斯模型I:名义工资模型
14.1.1 生产就业部门:名义工资假说
14.1.2 一个例子:名义工资和劳动供给函数下的工资和就业
14.1.3 图解:名义工资劳动供给函数下的产出和就业
14.1.4 名义工资假定下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14.1.5 包含名义工资劳动供给函数的IS-LM模型分析
14.1.6 扩张性财政改策的效应
14.1.7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
14.2 凯恩斯模型Ⅱ:包含菲利普斯曲线的凯恩斯模型
14.2.1 菲利普斯曲线
14.2.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4.3 凯恩斯模型血:劳动市场没有出清的凯恩斯模型
14.4 凯恩斯模型Ⅳ:数量约束型分析
14.4.1 总需求下降后的动态分析
14.4.2 比较凯恩斯模型和新古典模型对需求不足的分析
14.4.3 需求不足、工资和价格刚性以及理性行为
14.4.4 现代古典(均衡新古典)模型和凯恩斯模型的区别
14.4.5 新古典模型非均衡分析和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分析
14.4.6 凯恩斯主义需求不足经济中的最优货币政策
14.4.7 经济对需求不足或需求增加反应的不对称性
14.5 新凯恩斯经济学
14.5.1 效率工资理论
14.5.2 价格黏性
14.5.3 隐性合同和劳动力储藏
14.5.4 新凯思斯模型的货币政策
14.6 凯恩斯方法和新古典方法中产出和就业的简化方程
14.6.1 凯恩斯主义的简化方程
14.6.2 新古典估计方程
14.6.3 凯恩斯价格方程
14.7 凯恩斯经济学和李嘉图等价
14.8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4.9 结语
14.9.1 凯恩斯对工资协议和工资刚性的论述
14.9.2 IS-LM分析技术
14.9.3 雷昂胡夫德论凯恩斯和凯恩斯经济学
14.9.4 托宾论工资和失业
14.9.5 总需求下降时动态分析的重要作用
14.9.6 新凯恩斯经济学…
14.9.7 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
14.9.8 我们最终该相信什么?
14.10主要结论

第15章 宏观经济学中的预期和货币政策
15.1 经济学中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预期的性质
15.2 预期假说
15.2.1 理性预期与古典和新古典主义方法
15.2.2 理性预期和凯恩斯主义方法
15.2.3 理性预期在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运用的差异
15.3 预期和劳动市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15.3.1 在工资合同情况下的产出和就业
15.3.2 弗里德曼供给规则
15.3.3 附加预期的就业和产出函数
15.3.4 现实失业率与弗里德曼的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15.4 价格预期和商品市场:卢卡斯供给函数
15.4.1 卢卡斯供给函数或规则
15.4.2 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另一种解释
15.4.3 比较弗里德曼和卢卡斯的供给函数
15.5 卢卡斯模型中产出、价格和总需求变化之间的关系
15.5.1 不对称信息和系统需求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15.5.2 卢卡斯模型的失业含义
15.5.3 卢卡斯对估计方程作为政策工具的批评
15.6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假说检验:
基于卢卡斯模型的估计
15.6.1 把货币供给变化分割成预料到和未预料到两部分的方法
15.6.2 套形卢卡斯模型
15.6.3 巴罗对卢卡斯模型的检验:对中性和理性预期的联合检验
15.6.4 米什金对卢卡斯模型的检验:把中性从理性预期中分离出来
15.7 区分正负货币供给冲击的影响
15.8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假说的检验:包含菲利普斯曲线的凯恩斯模型估计
15.9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假说的检验:其他检验方法的结果
15.10 关于货币中性和理性预期经验证据的总结
15.11 结语
15.12 主要结论


第16章宏观模型、政策规则和货币中性展望
16.1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与简单货币政策规则
16.1.1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
16.1.2 米尔顿·弗里德曼论货币政策
16.1.3 现代古典主义和新的古典主义方法的自由放任规则
16.2 卢卡斯一萨金特-华莱士(LSW)模型
16.2.1 卢卡斯一萨金特一华莱士模型与理性预期
16.2.2 含静态预期的LSW模型
16.2.3 LSW模型的紧形式
16.3 卢卡斯一萨金特-华莱士模型中的卢卡斯批评
16.3.1 含理性预期的卢卡斯一萨金特一华莱士模型中的卢卡
16.3.2 含静态预期的LSW模型中的卢卡斯批评
16.4 伪凯恩斯供给函数的政策无关性和卢卡斯批评
16.5 货币政策规则
16.5.1 含反馈的凯恩斯主义最优政策规则
16.5.2 没有反馈的米尔顿·弗里德受的政策规则
16.6 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
16.7 长时滞与卢卡斯一萨金特一华莱士模型
16.8 结语
16.9 主要结论


第17章 瓦尔拉斯法则与各种市场间相互作用
17.1 瓦尔拉斯法则
17.1.1 推导五种物品经济的瓦尔拉斯法则
17.1.2 在有四种物品的模型中,瓦尔拉斯法则在宏观经济学
17.1.3 瓦尔拉斯法则对特定市场的含义
17.2 瓦尔拉斯法则在IS-LM模型中的应用:债券的超额需求
17.3 瓦尔拉斯法则与模型中的市场选择
17.4 瓦尔拉斯法则的两个含义
17.4.1 瓦尔拉斯法则和持续充分就业假设
17.4.2 瓦尔拉斯法则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效率
17.4.3 瓦尔拉斯法则与财富约束
17.5 萨伊定律
17.5.1 萨伊定律的弱形式:作为均衡条件的萨伊定律
17.5.2 萨伊定律的强形式:作为恒等式的萨伊定律
17.5.3 萨伊定律的评价
17.5.4 萨伊定律的某些无效性的含义
17.6 实物部门与货币部门的二分法
17.7 实际余额效应
17.8 货币中性和实际余额效应
17.9 财富效应
17.10 瓦尔拉斯法则真的是一种法则吗?它何时也许不成立?
17.10.1 违背瓦尔拉斯法则的两个例证
17.10.2 有些市场未出清时对经济主体约束的修正
17.10.3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纯理论的供求函数
17.10.4 再评价瓦尔粒斯法则
17.11 重新表述瓦尔拉斯法则:克洛尔和德雷兹的有效供求函数
17.11.1 克洛尔有效函数…
17.11.2 德雷兹有效函数和瓦尔拉斯法则
17.12结语
17.13主要结论

第6篇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
第18章开放经济:汇率和国际收支
18.1 汇率
18.1.1 汇率的三个概念
18.1.2 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
18.1.3 固定汇率、弹性汇率和管理汇率
18.2 国际收支
18.3 会计意义上的国际收支
18.4 外汇的供求与外汇储备的变化
18.4.1 外汇的需求与供给…
18.4.2 外汇储备的变化与国际收支
18.5 弹性汇率
18.5.1 外汇市场
18.5.2 供求弹性
18.5.3 净出口的J曲线
18.5.4 弹性汇率与固定汇率的理由

18.6 购买力平价(PPP)
18.7 利率平价(IRP)
18.8 固定汇率

18.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8.10 结语
18.11 主要结论


第19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19.1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19.1.1 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
19.1.2 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
19.1.3 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
19.1.4 开就经济中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
19.2 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9.2.1 弹性汇率情况下的IS一LM图解
19.2.2 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一LM图解
19.3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弹性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9.4 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19.5 总供给纳入分析
19.6 充分就业和利率平价情况下小型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
19.6.1 固定汇率情况
19.6.2 弹性汇率情况

19.7 购买力平价、世界通货膨胀率和各国通货膨胀率的趋同
19.7.1 固定汇率情况下的世界通货膨胀率
19.7.2 经济集团、固定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趋同
19.7.3 弹性汇率和趋同
19.8 本国经济失衡与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稳定
19.8.1 固定汇率情况
19.8.2 本国价格有弹性下的弹性汇率
19.9 固定汇率制度与弹性汇率制度之间的选择
19.10 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汇率的货币方法(MAER)
19.10.1 货币方法的基本形式
19.10.2 利率平价下的货币方法
19.10.3 货币方法与作为随机游动的汇率
19.11 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多恩布什模型
19.11.1 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
19.11.2 内生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
19.11.3 其他模型

19.12 购买力平价的经验证据
19.13 利率平价的经验证据
19.14 结语
19.15 主要结论


第7篇 经济中的利率
第20章 利率的宏观经济理论

20.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20.2利率的可贷资金理论
20.2.1流量与存量
20.2.2资金流量对利率的决定
20.2.3长期与短期的利率决定…
20.3历史的形成:传统古典的利率可贷资金理论
20.3.1传统的古典长期利息理论
20.3.2传统的古典主义短期利息理论
20.3.3大卫·休漠论利率
20.3.4从传统古典到现代古典可贷资金利息论
20.4利率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20.5比较静态分析中利率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
20.6动态分析中利率的流动性偏好与可贷资金理论
20.71S-LM图中的债券市场
20.8利率动态变化的图解分析
20.9凭直觉在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之间做出选择
20.10实际利率的货币中性

20.11 名义利率的费雪方程检验
20.12 流动性偏好和可贷资金理论的检验
20.13 结语
20.14 主要结论

第21章 利率结构

21.1 利率的一些概念
21.2 利率的期限结构
21.2.1 收益曲线
21.2.2 (纯粹)预期假说
21.2.3 预期假说的流动性偏好形式
21.2.4 市场分割假说
21.2.5 习惯性偏好假说
21.2.6 利率期限结构假说对货币政策的含义
21.3 金融资产价格
21.4 经验估计和检验
21.4.1 结构估计法
21.4.2 收益期限结构估计的简化方法
21.5 在固定溢价和理性预期情况下预期假说的检验
21.5.1 斜率敏感性检验
21.5.2 有效和理性信息使用检验

21.6 长期利率的随机游动假说
21.7 预期通货膨胀率期限结构的信息量
21.8 利率的风险结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1.9 结语
21.10 主要结论


第8篇 货币的叠代模型
第22章 法定货币的叠代模型

22.1 基本叠代模型
22.1.1 微观经济行为:个人储蓄与货币需求
22.1.2 宏观经济分析:价格水平与货币价值
22.1.3 稳定状态
22.1.4 价格水平和法定货币价值的不确定性
22.1.5 货币的竞争发行…
22.2 包含人口不断增长的基本叠代模型
22.3 基本叠代模型中的福利
22.4 包含货币供给增加和人口增长的基本叠代模型
22.5 货币扩张的无效率(货币转让情况)
22.6 货币扩张和人口增长情况下价格稳定的无效率
22.7 时间偏好率为正值情况下叠代模型中的货币需求
22.8 多种法定货币
22.9 结语

22.10 主要结论

第23章叠代模型:铸币税、债券和法定货币中性
23.1 法定货币产生的铸币税及其用途
23.1.1 征收铸币税、销毁政府购买的商品情况下的货币价值
23.1.2 铸币税作为一种税收工具情况下货币扩张的无效率
23.1.3 铸币税变化与货币扩张率
23.1.4 货币扩张产生的铸币税与一次总付税
23.2 法定货币与债券
23.2.1 货币与债券是完全替代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决定
23.2.2 本模型中债供给变化的无效率
23.2.3 现实经济中货币和债券的不同作用
23.3 关于公开市场业务的华莱士-莫迪利亚尼一米勒(W-M-M)
23.3.1 商品储存情况下公开市场业务的W-M-M理论
23.3.2 货币一债券叠代模型中公开市场业务的W-M-M定理

23.4 例证:包含货币、资本和生产的叠代模型
23.4.1 假设23.4.2 价格与货币价值增长率
23.4.3 经济中的实际工资和利率
23.4.4 货币和资本的需求同时为正的条件
23.4.5 经济中的资本与产出
23.4.6 线性生产函数下的资本或货币需求
23.4.7 包含货币的交易均衡的帕累托解与独立解相比占优

23.5 叠代模型中的货币中性和非中性
23.6 叠代模型解释了货币经济的主要方面
23.6.1 货币的交换(支付)媒介作用
23.6.2 货币与不同收益率债券的同时存在
23.6.3 在恶性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持续使用
23.6.4 即使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货币扩张也会减少福利吗
23.6.5 货币、流通速度和支付体系的创新
23.6.6 包含货币的叠代模型、短期IS一LM模型和经济周期
23.6.7 为叠代模型辩护
23.7 结语
23.8 主要结论


第24章 货币的叠代模型:使之更加现实
24.1 T期现金先行货币一债券模型
24.1.1  扩展的多时期叠代现金先行货币一债券模型分析
24.1.2 扩展的叠代现金先行货币一债券模型中的华菜士一莫迪利亚尼一米勒(W-M-M)定理
24.2 包含消费者交易时间和间接MIUF的扩展叠代模型
24.2.1 货币间接纳入效用函数的扩展叠代模型
24.2.2 一个例证
24.3 包含间接MIPF的企业扩展叠代模型
24.3.1 实际余额纳入生产函数的理由
24.3.2 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与货币需求
24.3.3 经验证据
24.4 包含间接MIUF和MIPF的基本叠代模型
24.5 结语
24.6 主要结论


第9篇 增长理论中的货币和金融机构
第25章 没有货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25.1 划清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边界
25.2 基本的(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
25.2.1 储蓄率和劳动力增长率变动的影响
25.2.2 上述增长模型的一些含义与经验证据
25.2.3 阐示

25.3 资本边际生产率(MPK)递增情况下的增长理论
25.3.1 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增的情形
25.3.2 企业更为一般的生产函数
25.3.3 各国间人均产出的趋同和趋异
25.4 评价技术进步在基本新古典模型中的重要性
25.5 包含外生技术进步的基本新古典增长模型
25.5.1 人力资本的作用
25.5.2 稳定状态增长与外生变化的水平效应
25.6 内生增长理论
25.6.1 新知识的外部性
25.6.2 创新与发明作为技术进步的两种形式
25.6.3 新古典框架下内生技术进步的建模
25.7 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
25.7.1 正式的内生增长模型
25.7.2 内生增长模型中资本的收益与增长率…

25.8 另一内生增长模型…
25.8.1 模型A:增长率不同
25.8.2 模型B:增长率趋同
25.9 内生技术进步过程及其负外部性
25.10 内生增长理论的宏观经济政策含义
25.11 国际关联性与增长
25.12 结语
25.13 主要结论


第26章 货币增长理论
26.1 商品一货币、实际余额和增长理论
26.2 可支配收入中的实际法定货币余额与增长
26.2.1 稳定状态通货膨胀率
26.2.2 模型预测
26.3 静态生产函数中的实际法定货币余额
26.4 货币包含在静态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中的新古典模型的重新
26.4.1 货币包含在效用函数和静态生产函数中的稳定状态
26.4.2 稳定状态中的实际余额和通货膨胀
26.5 货币为何以及如何有助于人均产出及其增长率的提高
26.6 货币的使用如何改变用于生产的劳动供给
26.7 内部货币和外部货币的区别
26.8 增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金融中介
26.8.1 银行、其他金融中介和金融发展
26.8.2 实际余额和银行业服务
26.8.3 全融部门纳入经济生产中的基本原理

26.9 货币和金融部门促进增长的重要性:经验证据
26.9.1 货币数量、通货膨胀和增长的经验证据
26.9.2 金融部门在增长中作用的经验证据:从经济史推断的
26.9.3 金融部门在增长中的作用:近来的经验证据
26.10 包含金融部门的简化的内生技术进步增长模型
26.11 投资、金融中介和经济发展
26.12 结语
26.13 主要结论

词汇表

货币经济学

货币经济学,威力社区


货币经济学,威力社区 货币经济学.zip (405 Bytes, 下载次数: 0)

上一篇:冷静自信的交易策略
下一篇:大众心理与走势预测
贫穷的环境其实哪里都会有,努力并不代表一定有回报。 但缺少那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只会更加一无所有。 在这个10亿人均收入少于1000/月的国家,只有敢拼搏 敢付出的人 才有机会迎来希望的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0 下一条

“如果您对自己的交易感到不自在,您应该找出不自在的根源,然后修改您的方法以消除它”——理查德·巴格

小黑屋|威力社区

GMT+8, 2024-4-27 05:41 , Processed in 0.117457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17-2020 Comsenz Inc.

本网站仅在国家法律允许时提供学习交流。本网站不代理经纪商(broker),不参与经纪商经营活动,不对经纪商提供担保或承担任何责任。

高风险提示:外汇黄金、差价合约等杠杆类交易包含重大亏损风险,阁下可能会于交易时蒙受损失超过存入的资金!!! 因此未必适合每一位投资者。 阁下必须充分理解所涉及的风险并在必要时寻求独立财务顾问建议。

任何在本网站内发表的评论、新闻、研究、分析、价格、其他资料或第三方网站的链接只能视作一般市场资讯。本网站信息不构成或导致(1) 提供或出售任何金融服务或产品的要约邀请;(2)采取任何金融产品相关行动的推荐(明示或暗示);或(3)任何投资建议或市场预测。 市场意见并非按照旨在促进投资研究独立性的法律要求而拟备,因此并非受到发放此等资料前禁止交易的约束。本网站不会为直接或间接使用或 依赖此等资料而可能引致的任何亏损或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盈利的损失)负责。